《沈渭滨先生纪念文集》今天首发,让我们再次走近沈先生和他的七宝故里
记者|陆伟旎
谈起沈渭滨先生,不少人都知道他是复旦大学的教授,是区域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专家。作为一名大学教授,他一直生活在故里,生活在七宝老街。
沈老师已是从血液里就习惯于老街的味道,喜欢碰到老街里的左邻右舍的老熟人,更愿意听到或在乎人家叫他一声“沈老师”。但对我们七宝来说,有这样的老人住在老街里,七宝文化的根还未动摇。
今天下午,《沈渭滨先生纪念文集》在七宝首发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通过沈先生和他的故里七宝古镇的往事,再一次走近这位七宝文化的代表人物吧!
沈渭滨老师逝世已快一年,我们常念起他。他是大学里的一名教授,我们七宝人更多的是把他看作“老七宝”,而要经常谈起他。
沈老师是七宝人,生于斯,长于斯,又终老于斯。是七宝文化滋养了他,而他又为丰富多彩的七宝文化添上重彩。
七宝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上海古镇,至今上海近郊古镇绝大多数被历史湮灭,唯七宝还是生气勃勃,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原因很多,以我看,主要还是七宝古镇历尽劫难而不灭,是连绵不断的文化传承所致。
七宝作为一个古镇,自然有它与上海古镇许多相同的地方,但也显示了其特质,经历史的洗刷,积累了多元的文化层,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七宝文化。
这里产生过许多美丽的传说,“七宝,七宝”,连这个地名,民间的说法也是因于传说的七件宝,每件宝还附于不止一种的故事,虚虚实实,有异想天开之功。这些传说,包括哪几件“七宝”,几乎代代有代代的说法,人人有人人的谈法,而都那么富有色彩,以致有文献记载的地名由来反而不彰。大家宁可认传说,而不认字字确凿的文献,七宝人个个是创造者。这是七宝文化的熠熠之光。
七宝又是创新无穷,名物迭出的地方。许多在上海市郊常见的东西,在这里都变成了有名堂的物产,再加上“七宝”的大名,就名闻沪上。一种土布,一种甜瓜,一种白酒,就变成了名布七宝尖,名瓜七宝黄金瓜,名酒七宝大曲。江南常见的湖羊肉,到了七宝,就是江南名肴七宝白切羊肉。哪怕是一枚小小的秋虫,只是明代宫廷的孑遗,而在七宝这个地方能孳生为名蟋蟀铁砂青,力克群虫,无敌天下。
千年雨露滋润,七宝蔚为艺术之乡,百工名家辈出。清末浙江海宁皮影,到了七宝面貌一新,以其清亮的乡音,成为上海皮影的百家之宗。七宝茶馆百年不绝的琤琤弦声,永远是上海评弹演艺的一个重要标杆。宋元间有大家赵孟頫盘桓于郡东第一刹七宝教寺,留下清永的诗句。明一代画家金铉,画作高逸冲淡,清帝乾隆好而摹之。徐三重的《采芹录》,备及儒释道之义和士大夫、乡民的处世之道,堪比《菜根谭》,为清代《四库全书》所蒐集。民国外交家张维城力排日本反华阴谋,维护中国权益,表现了高扬的民族气节和折冲尊俎的智慧。生物学家宋时杰,缔造南京中山陵的绿化,是南京绿化的先驱,开创国内成功移栽常绿大树之例。雕塑家张充仁脚踏东西文化两头船,奠基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。
七宝又是一个市井气十足的古镇。在如此逼仄的“三尺地面”里,大家做生意讨生活,养儿育女,有算计,也有凡事退一步的宽容,和平相处。人人深谙生存之道,趋利避害;又懂得万事如何拿捏,做事不出格。
沈老师就是七宝文化的产物,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,饱受七宝文化的营养。他又是七宝文化的添砖加瓦者,对七宝来说,沈老师是当代七宝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标杆。
沈老师是继张充仁之后,又一个七宝文化的代表人物,其卓越的中国近代史研究,是七宝文化的又一高峰。他续燃了七宝文化的香火,如果没有他,当代七宝文化将出现一个极大的空白。一个地方的历史,如要为人称道,除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,文物典章的生成,更重要的是精英人物的出现。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能说得过去。
沈老师的学术成就为世所公认,但和许多名家不同的是他终身生活在故里,其众多的学术成果产生于七宝这个地方,更凸现了七宝这个地方的文化意义,也更彰显了沈老师作为七宝人的文化价值。近二三十年来,许多人为探视沈老师,或与他切磋学术,从全国各地或上海其他地区赶到七宝来,七宝这个地名就和沈老师连在一起,许多人称他为七宝沈渭滨。对七宝的认知,或许就是这样先从沈老师开始。当这些朋友风尘仆仆走下车,走进七宝南北大街,再拐弯进小巷到沈家,实际上已先领略了这个古镇的江南水乡风光,最终把沈老师和七宝古镇浑为一体。而沈老师在中央电视台,用夹杂七宝口音的普通话说慈禧,讲光绪,七宝人多少有点得意。大家不会把他当大学教授在做节目,而首先是看作七宝人在央视讲中国的历史。
沈老师在七宝的文化意义,还在于他长期在故里的中学七宝中学教书,培养了一大批学生,为七宝中学发展成为上海的名校,贡献了力量。沈老师当了复旦教授,在学术界很有名声后,也从不讳言其在七宝中学教教书的经历。确实,这是他的重要经历。1961年他大学毕业后到七宝中学,正是七宝中学从一个普通的完中向市重点中学转换的时候。他带着刚在重要学术期刊《学术月刊》发表的处女作,带着对教师生活的期待,进了这样一个在上海市郊算得上的中学堂,七宝中学为他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一般中学的舞台。同时,他的到来,为本来师资力量就非常雄厚的学校,带来了新鲜空气,活跃了一般中学少见的学术气氛,促使七宝中学的师资队伍向更高目标发展,使得当时的大批农村学生有幸能得到在全上海也数得上的优质教育。在七宝中学他和其他老师一起培育了一大批农村学生,许多学生后来成为七宝地区各项事业的骨干,还出现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各种人才。通过五十多年的努力,地处市郊的七宝中学终于发展成上海四大名中学之一。七宝中学之有今天,因素多方面,学校前期打下的扎实基础,以及像沈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,努力形成的学校传统和校风,不可抹煞。正是包括沈老师在内的全体教师晨钟暮鼓般的锲而不舍,才把七宝中学修成正果。七宝中学的成功,对七宝来说意义非同一般,七宝中学,再加上古镇,七宝有了两个展示深厚文化积淀的坐标。
沈老师生活在故里,对故里的建设自然也是关心多多。上世纪90年代,在经济大潮中,出现七宝古镇拆除与保留之争。古镇经历了一千多年,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。现在回头看,这种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历史文化的自信力。最后是七宝人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保留,从乡情、历史传统的制高点上保全了古镇。这是一次民间力量自发对地方文化的捍卫,有各色各样的人参与其中,沈老师自然也是其中一个。他对要拆除古镇的做法斥之为“岂有此理”。作为精英分子的一个代表,其鼓动性和讲话的份量自不待说。2000年,七宝古镇在争罢拆与不拆之后,终于进入修复改造。在修复过程中,区、镇领导再三强调挖掘七宝的历史文化,由此成立七宝老街修复文化顾问小组,沈老师是小组成员中唯一的教授,他是小组里的定海神针。每周一次例会必到,他赞赏老街的修复思路,但非常不满古镇标志性古建筑塘桥的修复,认为这是亵渎文物,破坏了明代桥梁的结构,还一直追问换下来的旧桥石去了哪里。对文化顾问小组提出的设立张充仁纪念馆的建议,沈老师当场提出时不我待,趋热打铁,赶快写报告给领导。事后沈老师对此事感到非常快慰,认为这是文化顾问小组的一大贡献。确实,张充仁纪念馆建成后成为上海一个重要的人物馆,七宝古镇的一个主要标志。后来,他当仁不让,撰写了记录这次古镇修复改造过程的两块重要碑记《修葺七宝老街碑记》和《蒲汇塘桥重修记》。在古镇修复过程中,还发生了一桩有意思的事。有人掮着领导的牌头,以策划编辑七宝古镇旅游书来七宝招摇撞骗。沈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戳穿了这个把戏,予以迎头痛击。事后沈老师感到无比痛快。沈老师长期关心地方文史,在他年青时,就写过不少与七宝有关的文章。2006年《七宝镇志》开始编纂,他以极大的热情支持这项工作。虽然他不直接参与镇志的编纂,但凡纲目制订、评稿、审稿,均参与其事,使得志书有较高的水准。
沈老师对七宝的建设满腔热情,总抱着建设性的态度,有时在公开场合讲的话,让领导有些尴尬,但我们总能感到他讲话的热度。上世纪90年代,七宝老街周边地区建设热火朝天,但老街仍无卫生设施,电话通讯落后,商业凋蔽,死气沉沉。沈老师不止一次大骂镇的分管领导。但当老街修复改造后面貌一新,一个市里的权威不明实际情况,说了些不负责任的话,沈老师站出来帮老街的修复改造工作说话。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态度,其实质都是出于对故里的爱。
作为一个大学教授,一直生活在故里,生活在老街,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他名声很大,收入不菲,小辈也有出息,从经济上来说,他是有条件迁出老街,住到较高档的住宅区去。但他一直未迁出,从北大街→沟水弄→浴堂街李家房子→宝隆新村,转来转去,未出老街范围。这或许是有趣的话题,不知复旦,或其他大学,有几个名教授是按这样的居住逻辑安家的。我想,沈老师已是从血液里就习惯于老街的味道,喜欢碰到老街里的左邻右舍的老熟人,更愿意听到或在乎人家叫他一声“沈老师”。但对我们七宝来说,有这样的老人住在老街里,七宝文化的根还未动摇。
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沈渭滨先生的学术研究,如果你也对七宝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,那么你的福利来啦!您可在闵行区政府官方微信“上海闵行”微信平台上,发送“您的姓名+联系方式+你对沈先生的了解”,就有机会获得今日首发的《沈渭滨先生纪念文集》一本哦!赶快行动吧!
◎上海今年重点推进的公路市政道路项目,闵行有五项,闵闵都帮你整理好了!
◎闵行区幼儿园新生5月21日起报名,闵闵奉上报名指南(附最全幼儿园联系方式)